栏目导航
联系我们
老年人走路腿没劲,警惕动脉硬化闭塞症
老人走路间断没劲的症状在临床上称为“间歇性破行”,这是动脉硬化闭塞症早期常见的症状。动脉硬化闭塞症多见于老年人,发病年龄45岁以上居多,临床早期表现为肢体的发凉、麻木、疼痛、间歇性跛行,随着肢体缺血的加重出现静息痛,皮肤颜色苍白等现象,到疾病晚期或出现肢体末端溃烂、坏疽的症状。该病是多种原因导致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增加,血液粘度增加,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,出现血栓,导致下肢慢性缺血。
供应四肢血液的血管称为外周血管。在老年人中,由外周血管堵塞引起的四肢不适很常见,据统计患病率约15% 。不仅是患者,甚至有些医生对这种疾病的认识都不够,常常误认为“老年关节病,体力不好,或坐骨神经引起的问题等”。
很多患者把外周血管病引起的腿部症状当成是老年慢性病,不着急慢慢地治疗,结果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,最终延误诊治良机。间歇性跛行轻微时不会致残,但如果血流严重受阻导致氧和营养供应不足,严重时会发生坏疽、趾端发黑。在临床上,有的患者发现趾端发黑或者腿部发紫才来就诊,但此时肢体缺血严重已经发生了细胞损伤和死亡,有些甚至到了截肢的地步。
除了腿部症状,患外周血管病的老人的上肢也会发生动脉阻塞,出现患肢无力、发凉、无脉或脉弱。如果上肢的上游供血动脉严重狭窄,还会通过一定的机制,发生“窃血现象”,就是说患肢活动时,本来供给大脑的部分血液被缺血的动脉“偷走”,以供给缺血的患肢,结果导致头晕,甚至脑卒中。
而且在临床中发现,动脉硬化发生的年龄正趋于年轻化,所以年轻人也不要掉以轻心。
| 发布时间:2016.03.25 来源: 查看次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