静脉炎(二)
2.疼痛
急性期疼痛常和肿胀同时并存,起病急,同时有疼痛和压痛。
腓肠肌静脉丛血栓形成的疼痛特点除自觉小腿的胀痛外,主要是腓肠肌牵拉疼痛(Homans征)及有腓肠肌挤压痛(Neuhof征)。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之疼痛由二种因素酿成,第一,血栓在髂-股静脉内激发炎症反应,产生局部持续性疼痛;第二,远侧静脉血液回流障碍,因郁血所引起的胀痛,程度不一,疼痛大多不严重,呈沉重感或钝痛,站立时加重,卧床或抬高患肢可得到明显缓解。而压痛位于髂-股静脉的体表部位,以股三角区最明显,体格瘦弱者,常可扪及股静脉充满血栓所形成的条索状物。
如肢体形成股青肿时,疼痛异常剧烈,肿胀严重,皮肤暗紫发凉,起水泡,肢端动脉搏动消失,伴高热,常有休克甚至肢体坏疽。
慢性期(后遗症期)疼痛类似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之胀破性疼痛,多于站立、行走后或下垂肢体后加重,抬高肢体可获缓解。可伴有浅静脉扩张、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、营养障碍等表现。
3.浅静脉曲张
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后,浅静脉扩张属于代偿性,以增加髂-股静脉阻塞平面远侧的静脉血回流,大都随着肿胀程度减轻而愈加明显,同时在受累侧下腹部和髋部都可看到浅静脉曲张。当下腔静脉阻塞或血栓繁衍到对侧髂-股静脉时,为了分流下腔静脉阻塞远段的静脉血,侧支循环均处于扩张状态。浅静脉曲张的范围,除双侧下肢和外阴部外,一直可延及腹壁和胸壁。
腓肠肌静脉丛血栓形成急性期浅静脉很少出现扩张、显现,腓肠肌静脉丛血栓形成后期,多数可以再通,但踝交通支早期可受到破坏而功能不全,可以出现小腿远侧的浅静脉扩张,伴有足靴区色素沉着、硬结、瘙痒等营养性变化。
4.其它
深静脉血栓形成后,有一部分松软的血栓处于浮游状态,与血管壁粘着不紧密,易于脱落,有形成肺动脉栓塞的危险,出现急性咳嗽、胸痛、咯血、严重呼吸困难甚至发生猝死。
上肢DVT发病前常有上肢拉伤、过度用力、过伸或过度外展,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等病史。主要表现为上肢肿胀、疼痛、浅静脉怒张和皮肤紫绀等四大症状。患肢浅静脉及患侧胸壁浅静脉代偿性扩张。发病初期可伴有动脉痉挛,肢端皮温降低,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。多可自行缓解。初期也可出现血栓脱落酿成肺动脉栓塞。
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
目前对于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的治疗方式有两种:以药物为主的保守治疗和血栓取出的手术治疗。国内大多数血管外科目前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,必要时配合手术治疗。
我们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样以药物治疗为主,必要时(股青肿等严重病例)配合手术取出血栓。采用溶栓、抗凝及支持治疗,配合中药辨证论治,综合治疗,大部分效果满意,可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。
治疗效果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治疗方案是否最佳,另外也取决于治疗的时机:在发病72小时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,超过72个小时大多就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。因此早期积极正确的诊断与治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一环。
特别强调的是: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急性期要加强护理,患者应绝对卧床,患肢严禁推拿按摩,以免血栓脱落引起肺动脉栓塞而突然死亡。
为了防止肺动脉栓塞,有时需要在下腔静脉放置过滤器。但放置滤器后易发生血栓形成,因此也需要慎重考虑。